7月16日,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第三屆中國供應鏈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
這是黃仁勛年內第三次到訪中國,也是他首次用中文發表演講。而在此前一天,英偉達獲批向中國市場出售H20芯片,公司股價也創下了歷史新高,市值超過4.1萬億美元。
演講重視中國市場
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7月16日在北京開幕。黃仁勛本次在鏈博會上現身,并沒有穿標志性的皮衣,而是一身唐裝,除此之外,他還在演講中用中文進行開場。全部舉動均表現出對中國市場和中國客戶的重視。黃仁勛當天的演講時間并不長,內容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他首先總結了英偉達的發展歷程。1993年英偉達還是小初創公司,憑借3D圖形技術重塑PC,催生PC游戲產業;1999年開發出首個可編程圖形處理器GPU,打開加速計算新時代大門;2006年推出CUDA,將GPU轉變為通用計算硬件,為AI時代發展奠定基礎;2016年推出世界上第一臺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DGX-1,交付給當時不知名的OpenAI。從Kepler架構到最新的Blackwell架構,通過芯片系統網絡和算法將AI計算提升了100倍,遠超摩爾定律速度,成為全球AI生態系統的計算平臺。
隨后,黃仁勛提到了AI的應用及中國企業的貢獻。黃仁勛認為,AI正在改變眾多行業,為騰訊微信、阿里巴巴淘寶、字節跳動抖音等中國標志性平臺,以及小米的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手機、百度搜索、美團配送服務等提供動力,還推動視覺醫學影像診斷,改善全球醫療條件。中國有超過150萬開發人員基于英偉達平臺進行創新。DeepSeek、阿里、騰訊等世界一流企業的開源模型推動全球AI發展,中國的開源是全球進步的催化劑,促進了AI安全及國際合作。
對于未來,黃仁勛認為,AI的下一波浪潮是理解物理世界,預計十年內會出現能執行任務的機器人系統,工廠將由軟件和AI協調機器人團隊工作,AI也將成為各行業、企業產品和服務的核心,為中國供應鏈生態帶來新的增長機會。
在演講中,黃仁勛還稱贊了中國的供應鏈。他認為中國供應鏈堪稱奇跡,鏈博會規模大、氣氛熱烈,體現了中國的創新氣息與工匠精神,以及對創新的支持和共建繁榮未來的決心。他還表達了英偉達愿將技術用于長期合作伙伴及新朋友,在AI時代共創繁榮。
值得關注的是,他在演講中,提及了中國的11家企業,包括騰訊、網易、米哈游、游戲科學、字節跳動、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小米、美團,并表示了對這些科技企業的贊賞。
在隨后舉行的媒體會上,黃仁勛表示,英偉達是最后一批成立的半導體公司之一。“我不是第一個,而是最后一個,所以永遠都不算晚。原因在于,如果你是第一個入場的,你有好的策略;如果你是最后一個入場的,你同樣有好的策略。機會一直都存在,你得保持敏銳。”
黃仁勛強調,“我一直深深熱愛著計算機技術,所以我能選擇一份自己無比熱愛的職業,能為之奉獻一生。”黃仁勛還談到,對于現在即將畢業、20歲左右的那個“年輕版黃仁勛”來說,他或許會選擇計算機科學,比起軟件科學,他或許會更傾向于物理科學,但我覺得他應該會很喜歡人工智能。
英偉達股價持續新高
在此之前,英偉達官宣獲得H20芯片對華的出口許可,并表示未來還將會推出一款完全兼容的RTXPRO系列芯片。英偉達股價在周二收盤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市值達到41650.8億美元。
相比其他科技巨頭,英偉達市值可謂遙遙領先。蘋果在周二收盤時的市值為31232.31億美元,微軟為37595.29億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為22085.7億美元,電商和云計算巨頭亞馬遜為24030.11億美元,Meta為17861.53億美元,特斯拉為10010.08億美元。
今年4月,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英偉達向中國銷售H20芯片。該芯片性能僅為旗艦產品H100的15%—30%,但占英偉達中國區收入的80%,禁令導致其計提55億美元損失,股價暴跌6%。
時隔3個月,美國商務部批準恢復銷售。黃仁勛稱這是“非常好的消息”,強調“中國市場至關重要”,并同步宣布推出面向工業數字孿生的RTXPro顯卡。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