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國際油價延續上漲態勢,盤中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漲至64美元/桶附近,WTI原油價格突破60美元/桶整數關口。受國際市場價格傳導,國內原油主力合約SC2506同步上漲,截至本周五下午收盤,報472.4元/桶,漲幅達2.3%。
談及近日國內油價反彈原因,方正中期期貨交易咨詢部首席石油化工研究員隋曉影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一方面,全球關稅政策出現邊際利好,美國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提振了市場情緒;另一方面,近期全球地緣局勢緊張,美國進一步加碼對伊朗的制裁,令原油供給擔憂增加。
國泰君安期貨首席分析師、能源化工聯席行政負責人黃柳楠認為,近期,原油價格再次反彈,預計二次探底或接近尾聲。從未來2~3周來看,油價延續修復性反彈的概率較大。如果市場情況樂觀,下半年油價仍有機會實現趨勢性上漲,布倫特原油價格或站上80美元/桶。
不過,也有受訪人士認為,美國關稅政策給原油市場帶來的影響尚未結束。
“從目前來看,驅動原油價格進一步上行的因素相對有限。雖然近期部分國家與美國可能會就關稅政策達成協議,但關稅政策擾動仍會對經濟及石油消費造成沖擊。近期,多家機構大幅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甚至認為今年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在此背景下,石油需求將受到拖累。與此同時,今年4月以來,OPEC+進入增產周期,5月開始加速增產,5~6月的增產量超出預期,且減產聯盟內部在產量政策上出現分歧,預計原油供給將持續增加。目前,大部分機構預計下半年原油市場將供給過剩,進而對油價帶來負面影響。”隋曉影說。
黃柳楠也認為,從大趨勢看,今年二季度原油市場或將反復交易“主要大國、經濟體之間互征關稅引發的通縮”,大類資產可能再次共振下跌,疊加OPEC+增產,將驅動原油價格下行。
“不過,當前金油比持續飆升,累計跌幅按照2024年原油需求與全球經濟波動之間的關系充分計價衰退的話,短期存在超跌風險。在中美互征關稅預期放緩的情況下,油價出現修復性反彈的概率變大。此外,市場廣泛炒作的OPEC+實際增產量仍存變數,利空或有限。”黃柳楠表示,長期來看,油價仍存在潛在利好,包括美國制裁下伊朗原油供應大幅收縮、主要地區庫存絕對值較低、OPEC+減產、美國頁巖油供應增幅放緩等因素,均會對油價反彈形成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