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公募基金發行市場延續活躍態勢,權益類產品成為核心驅動力。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按認購起始日統計,截至4月30日,4月共有127只公募基金啟動募集,數量與3月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今年以來連續第二個月新發基金數量突破100只,公募市場發行節奏持續穩定。
從產品類型來看,股票型基金仍是發行主力。4月共有84只股票型基金開啟募集,較3月的81只小幅增長3.70%,同時占當月新發基金總量的66.14%。
債券型基金發行增速顯著,4月啟動募集產品數量達28只,環比增長16.67%,增幅領跑各類型基金,成為僅次于股票型基金的第二大發行類別。
相比之下,受海外市場波動影響,QDII基金發行明顯遇冷。4月未有新QDII基金啟動募集,較3月的2只環比大幅減少,顯示投資者對跨境投資的短期熱情有所降溫。
在4月啟動募集的股票型基金中,指數型基金成為絕對主力。數據顯示,被動指數型基金和增強指數型基金分別有58只和24只啟動募集,兩者合計占比超過股票型基金總量的90%。
債券型基金方面,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最受市場歡迎。4月共有14只該類型基金啟動募集,在債券型基金中占比達到50%,凸顯機構投資者對較為穩定收益產品的配置需求依舊旺盛。
混合型基金發行呈現明顯偏向,偏股混合型產品占據主導地位。當月啟動募集的10只混合型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占比高達90%,表明投資者通過混合型產品布局權益市場機會的意愿較強。
基金發行持續回暖,與當前市場行情息息相關。民生證券認為,2025年年初至今,宏觀經濟波動率放大導致了市場風格不斷出現切換,這使得大部分投資者過于聚焦短期宏觀命題走向而忽視長期變化。無論貿易摩擦存在與否或者程度如何,一些長效機制的構建并不會因此停止,中國新外需構建的步伐不會停止,未來的投資機遇也應該圍繞這些領域進行:內需的構建和全球經濟秩序的重塑。
浦銀國際表示,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宣布后,4月主要中國股指表現較為波動。其間A股回調的幅度較港股更小,即A股在外部風險上升時的表現會較港股和中概股更穩健。這是因為A股資金盤更穩,有“國家隊”護盤,外資的占比相對偏低。盡管短期中美摩擦升溫將對市場情緒產生較為負面的影響,進而導致估值收縮,但目前中國市場的估值已回落至偏低水平,除非發生更極端的事件,預計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市場關注點或將逐步從外部轉向國內政策,中國有豐富的政策儲備和充分政策空間,可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