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企業陸續交出2025年半年“成績單”。
截至7月14日,Wind低空經濟指數成分股中,24家披露了業績預告。
從業績預告情況看,上半年低空經濟企業喜憂參半:12家企業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盈利,其余12家企業均出現虧損。
其中,4家企業預增,1家企業扭虧為盈,7家企業凈利潤預減;5家企業由盈轉虧,7家企業延續虧損。
整體而言,2025年上半年業績增長的企業較少以低空經濟為主營業務,但預虧的企業中,較多為航空工業企業、低空主機廠。
宗申動力(001696.SZ)、隆鑫通用(603766.SH)、匯嘉時代(603101.SH)、長源東谷(603950.SH)均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了50%以上。
但其中,低空經濟業務的貢獻較小。如宗申動力業績增長主要因通用機械業務和摩托車發動機業務規模增長,以及公司投資聯營企業收益提升;隆鑫通用業績預增主要受益于公司摩托車業務及通用機械業務規模增長,以及無極系列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長源東谷主要因新能源混動缸體缸蓋銷量同比穩步提升,綜合帶來銷售收入的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航發動力(600893.SH)、航天電器(002025.SZ)、中天火箭(003009.SZ)、中國衛通(601698.SH)、海格通信(002465.SZ)、天奧電子(002935.SZ)、中航重機(600765.SH)均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凈利潤同比有所下滑。
對于業績預減,航發動力解釋道,一方面是營收回落,另一方面是費用增加:航空發動機是資金密集型產業,產品研制周期長,短期內受客戶回款影響,公司面臨階段性資金周轉壓力,為確保生產計劃按期進行,公司融資需求增加,財務費用同比增加
中國衛通則主要受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增加影響:該公司2024年上半年確認中星6C衛星的保險理賠總額2.296億元,相應增加2024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25年上半年內公司業務運行和日常經營穩定,因上述保險理賠事項導致2025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
盡管受行業客戶調整及周期性波動影響,合同簽訂延緩,但海格通信透露,該公司持續開展在芯片、衛星互聯網、北斗、智能無人系統、低空經濟、6G、機器人、腦機接口、智能穿戴等新興領域的技術研發,積極布局國際市場及拓展民用市場。
此外,北方導航(600435.SH)扭虧為盈,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5億元至1.2億元。
而在2025年上半年,上工申貝(600843.SH)、航天彩虹(002389.SZ)、普天科技(002544.SZ)、中國衛星(600118.SH)、天箭科技(002977.SZ)由盈轉虧。
航天彩虹表示,2025年上半年,無人機國外業務景氣程度持續提升,國內用戶需求整體穩定,但受國內外用戶需求計劃影響導致交付進度延緩,該公司已面向用戶需求積極備產,預計交付任務將集中在下半年。
上工申貝則表示,該公司由盈轉虧的主要原因系境外的上工投資(美國)有限公司(SG Investment America, Inc.以下簡稱“SGIA公司”)等經營性虧損導致。SGIA公司的通用航空飛行器制造業務處于業務整合與產品生產恢復期,以及受支持國內生產基地建設投入等因素影響導致該業務目前尚處于經營虧損狀態。
航天發展(000547.SZ)、四創電子(600990.SH)、億嘉和(603666.SH)、川大智勝(002253.SZ)、航天動力(600343.SH)、航天晨光(600501.SH)、立航科技(603261.SH)則延續虧損。
對于虧損,航天動力解釋道,一方面泵及泵系統因市場環境影響,業務收入減少;另一方面受產品轉型及客戶訂單變更等影響,電機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盡管續虧,但川大智勝透露,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深入推進多個地點的低空經濟相關項目,先后簽訂了浙江某地低空空域管理系統、廣西低空飛行服務站系統等項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