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跑贏大盤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有哪些?
公募基金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
公募基金行業近日迎來重大改革。5月7日,中國證監會公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一系列回應市場和社會關切的改革措施,著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等行業機構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
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認為,《方案》堅持以投資者為本,要求行業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最佳利益為核心的經營理念,并貫穿于公司治理、產品發行、投資運作、考核機制等基金運營管理全鏈條、各環節,實現從重規模向重投資者回報轉型。通過機制調整,實現公募基金功能性和盈利性的有機統一,強化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有助于行業回歸業績本源和高質量發展。
信達證券表示,從整體來看,表現不及基準的基金占多數。近三年數據顯示,約30%的主動權益基金相對于自身基準的超額收益低于-20%,超過75%的基金未能戰勝基準,只有約四分之一實現超額收益為正。伴隨《方案》的落地,從中短期來看,公募基金存量產品可能發生行業/個股層面的持倉轉移,以控制基金相對于基準的偏離;從長期來看,公募基金在布局產品時需考慮到業績基準的重要性,并且會批量更改存量產品的業績基準。
長勝基金數量稀少,82只產品脫穎而出
證券時報·數據寶以成立日期在2021年以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為基礎,按照以下條件統計出長期回報率較高的基金:1.2021年至2024年期間,每年收益率均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2.截至2025年5月16日,2025年以來收益率也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3.有A/C類基金的,僅統計A類。統計發現,共計82只基金入圍。
從長期收益率來看,上述82只基金2021年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均值為25.93%。13只基金2021年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在50%以上。
區間收益率最高的是廣發多因子混合,2021年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達到85.68%。該基金屬于靈活配置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股票配置比例達到83.09%。今年一季度末,廣發多因子混合頭號重倉股為華泰證券,期末持倉市值為8.86億元;其次是澤璟制藥-U、科倫藥業、寧德時代、龍凈環保、國泰海通等。
金信智能混合A收益率排在第二位,2021年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73.66%。該基金同樣屬于靈活配置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股票配置比例達到85.04%。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偏好銀行板塊,前十大重倉股有9只屬于銀行股。金信智能混合A第一大重倉股為交通銀行,期末持倉市值達到0.39億元;其次是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平安銀行、中國平安等。
招商量化精選股票發起式A收益率排在第三位,2021年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72.28%。該基金屬于普通股票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股票配置比例達到92.71%。從今年一季度基金持倉情況來看,這只基金行業配置比較均衡,頭號重倉股運達股份屬于風電行業,持倉市值達到0.8億元;第二大重倉股杰克股份屬于機械設備行業,持倉市值靠前的還有通信股亨通光電、鋼鐵股甬金股份、化工股湖南海利以及醫藥股浙江醫藥。
由于A股市場行情階段性變化,不少基金的收益率波動大,能夠長期保持正收益的基金數量稀缺。據數據寶統計,上述82只長期跑贏大盤的基金中,截至5月16日收盤,2021年以來各年度收益率均為正值的僅9只,包括金信智能混合A、華商元亨混合A、大成睿享混合A、景順長城價值領航兩年持有混合、華商潤豐混合A等。
25只長勝基金今年以來份額增長明顯
2025年以來,上述82只長期跑贏大盤的基金中,部分基金獲得投資者青睞,基金份額增長顯著。據數據寶統計,截至5月16日收盤,有25只基金今年以來基金份額增幅在20%以上(A/C類基金份額合并統計),其中有4只基金份額翻番。
基金份額增長最高的是華安事件驅動量化混合A,增幅達到386.19%。該基金今年一季度末股票配置比例為84.63%,持有較多的大藍籌股,持倉市值較高的有安井食品、招商銀行、貴州茅臺、中國神華、伊利股份、上海銀行等。
金信智能混合A、融通產業趨勢臻選股票A、華商潤豐混合A3只基金年內總份額也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