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2025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收官之年,會議指出要確保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并重點部署了“兩非”“兩資”處置和虧損企業治理、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出資人監督和各類監督貫通協同等工作。會議還強調要高起點謀劃好下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工作。
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取得積極進展
會議認為,2023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地方、各中央企業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取得積極進展。
具體來看,功能使命類任務加快落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新突破,產業煥新行動、未來產業啟航行動深入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加速,重點領域重組整合扎實推進,“三個作用”充分發揮。
體制機制類任務鞏固深化,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三項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全面實施,穿透式監管進一步強化,監管效能明顯提高,有效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動力。
此外,黨的領導黨的建設不斷加強,黨建基層基礎不斷夯實,正風肅紀反腐一體深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將資源更好地集中到主責主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截至2024年底,各地、各中央企業深化提升行動主體任務平均完成率超過70%。2025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收官之年。
會議指出,要加強組織推動,錨定目標不放松,補短板強弱項,強化動態跟蹤、督促指導,對照行動方案和工作臺賬逐條逐項梳理,確保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會議“點題”了若干重點任務。其中提到,要進一步抓好“兩非”“兩資”處置和虧損企業治理,將資源更好地集中到主責主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來,形成主業更突出、核心競爭力更強的業務布局。
一些地方和企業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目標。如福建省國資委表示,力爭2025年底前實現省屬全級次子企業虧損面、虧損額顯著下降;廣新控股集團提出,大力攻堅劣勢企業、參股企業治理等改革,三年內完成出清182戶。
會議指出,要推動國有企業更大范圍、更深程度融入國家創新體系,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支持原始創新的制度機制,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國資央企在科技創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5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指出,要找準國資央企發展方位坐標,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扎實推進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持構建新發展格局。
5月13日,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提到,將落實好支持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健全符合創業投資行業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國有資本出資、考核、容錯和退出的政策機制。
全體會議還提出,要加強出資人監督和各類監督貫通協同,以司庫監管平臺為基礎,有序建立智能化穿透式監管系統,切實提升監管效能等。
高起點謀劃好下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工作
會議強調,要高起點謀劃好下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工作,面向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適應高水平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要求,統籌好“放得活”和“管得住”,突出解決制約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難題,構建與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履行戰略使命。
5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擴大會議強調,要深入分析形勢,科學研判外部環境變化,綜合研判技術發展和產業發展趨勢,謀劃好國資央企發展改革監管黨建等方面思路舉措,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前瞻性和針對性。同時,緊扣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聚焦提升“五個價值”,科學制定國資央企有進取性的目標。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近期曾表示,新征程上,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更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融合。當前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國資國企積極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圍繞產業鏈供應鏈融通發展,全力穩預期、強信心。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