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胤時尚5月14日晚間披露,其控股股東中胤集團與問道私募、金河投資分別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之補充協議》。按照協議約定,自標的股份完成過戶登記之日起12個月內,受讓方不以任何方式減持通過此次交易取得的股份。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近期以來,A股市場上協議轉讓雙方簽署補充協議的情況不在少數,補充協議的核心內容都是受讓方承諾其受讓的股權將鎖定12個月。
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向記者表示,協議轉讓受讓方增加股份鎖定期承諾是監管審核的指導意見。
5月13日晚,愛樂達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謝鵬、范慶新與治歷明時簽署了補充協議,治歷明時及其一致行動人自受讓股份過戶完成之日起12個月內不會以任何方式主動減持此次轉讓中取得的愛樂達股份。
治歷明時表示,如其違反前述承諾主動減持,其承諾因主動減持所得的收益全部歸愛樂達所有,并依法承擔因此產生的法律責任。
同期,達威股份也宣布,其實際控制人嚴建林、栗工夫婦與致遠資本協商一致,同意對前期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新增股份鎖定期的條款。致遠資本承諾鎖定期限為自股份交割完成之日起12個月。
更早之前,萬辰集團于5月9日也發布公告稱,協議轉讓的受讓方彭德建在標的股份過戶登記完成后十二個月內不減持此次受讓的上市公司股份。
此外,金富科技、凱發電氣等近期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
整體來看,上述“打補丁”的交易有著一些共同的特點。一是原《股份轉讓協議》均于今年2月以前簽署;二是作出股份鎖定承諾的受讓方,其受讓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均超過5%。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易雙方此前簽署的協議中,受讓方大多表示將遵守《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減持管理辦法》)等規則,合法合規進行股份變動。按照《減持管理辦法》,買方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接手大股東股權,其持股需鎖定六個月;大股東如通過協議轉讓后喪失大股東身份,還應當在六個月內繼續遵守限制。
從補充協議來看,如今受讓方的持股鎖定期延長了6個月。
記者進一步注意到,A股公司今年3月以來發布的股份協議轉讓公告中,買方基本都已明確,其受讓的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股權鎖定期為12個月或超過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