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里斯戰略咨詢5月14日聯合發布了《新物種 新理念 新趨勢——新能源汽車消費洞察與預測(2024—2025)》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全球核心汽車市場進入飽和期,我國汽車市場亦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但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含出口)達1650萬輛,增速為30%,國內市場滲透率突破55%;預計2030年中國新能源滲透率將超過70%。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增換購需求成為核心驅動力,市場加速向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價格向10萬元至15萬元的大眾市場集中,行業進入“技術普惠”階段。
“中國企業的車輛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功能與消費者偏好匹配度更強,新一代消費者對傳統汽車品牌缺少共鳴。汽車消費將更加趨向理性化,消費者相較于品牌溢價,更加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預計2030年,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將占65%以上。”師建華表示,“市場趨向愈發成熟的階段后,多元技術路線將滿足市場多元需求,座艙AI革命也正在顛覆用戶體驗。”
基于里斯咨詢的消費者心智調研模型,報告捕捉到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偏好和核心價值主張。報告提到,Z世代人口規模約2.5億,消費規模約5.97萬億,在汽車消費市場的強大消費潛力正逐漸顯現。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Z世代的消費心理和特征,將成為新能源企業未來持續增長的關鍵。
里斯戰略咨詢中國區合伙人何松松表示,車企需以技術領先為基、場景化為矛、年輕化為錨,在“心智爭奪戰”中建立差異化優勢。他分析了車企打贏新能源下半場的三大核心戰場:心智之爭、市場之爭、技術之爭。
何松松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開創新品類,基于消費者對品類的分化邏輯以及關注因素,去識別和把握心智空缺。新能源時代,汽車可以實現的新造型、新功能、新場景更多,應聚焦細分差異化場景(如家庭出行、年輕悅己等)。二是加速出海,依托全球品牌更高的心智勢能,反哺中國市場的勢能和銷售。中國新能源產業鏈成本、技術優勢領先歐美2—3代,三電、智駕專利占比超60%,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有望成為新能源時代的“合資主導者”。
“新能源汽車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認知革命。”何松松表示,“車企需以品類思維重構競爭邏輯,通過技術平權、場景細分與品牌勢能提升,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不可替代的差異化標簽。”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