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小幅震蕩,主要股指漲跌互現,大盤藍籌股尾盤拉升,上證50、滬深300均在臨近收盤微幅翻紅,小盤成長股略有調整,北證50在創出階段性新高后逐級調整,創業板指、科創50也微幅飄綠。成交進一步萎縮至1.11萬億元,顯示市場觀望氣氛濃郁。
盤面上,日用化工、ST、銀行、電子商務等板塊漲幅居前,種業、免稅概念、地面兵裝、水產品等板塊跌幅居前。
Wind實時監測數據顯示,銀行獲得逾46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基礎化工、輕工制造、家用電器、公用事業也都獲得超10億元凈流入,綜合、傳媒、美容護理則均連續6日獲得凈流入。電子主力資金凈流出逾24億元,有色金屬、計算機、國防軍工、交通運輸也凈流出超10億元。
展望后市,東興證券指出,短期雖然針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博弈仍在繼續,但市場超預期惡化的可能性在降低,談判的預期在升溫。因此,貿易戰進程將進入反復拉扯的階段,市場對此逐步免疫。在投資和出口都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拉動內需變成必選項。以零售、食品、文旅、潮玩為代表的新消費,有望在政策加持下展現出新的消費潛力。
國金證券表示,維持市場“波動率”或趨于上行的觀點,中小盤成長風格將“切換”至大盤價值防御,持續周期至少在一個季度,直至“盈利底”跡象出現;考慮A股“市場底”已現+AI產業邏輯催化,預計科技成長依然具備部分結構性機會。此外,在外需沖擊擴大的背景下,近期政策利好彰顯“擴內需”決心,首選母嬰消費、教育和飲料乳品等,次選酒店餐飲、旅游及景區、醫療美容、飾品等。
市場熱點方面,AH大消費概念股集體走強,A股嬰童概念、谷子經濟、新零售、日用化工等細分領域表現活躍。潔雅股份、創源股份等多股20%漲停,洪興股份、匯鴻集團、思美傳媒、京華激光等批量漲停。
港股方面,恒生必須性消費指數、大灣區消費品指數、港股通必須性消費指數等均漲幅居前,北京京客隆、周黑鴨、雷士國際、雨潤食品等漲幅居前。
華泰證券認為,伴隨提振消費政策陸續落地、基本面改善,消費板塊市場信心有望進一步提振。綜合考慮板塊復蘇節奏和不同公司經營質地,優選四大投資主線:國貨崛起下的新消費投資機遇、高成長性的情緒消費賽道、蓬勃發展的銀發經濟以及AI+消費。
ST股近日連續上揚,今日板塊指數再度高開高走大漲逾2%,基本回補上周一的向下跳空缺口。*ST鵬博、ST金鴻、ST墨龍、ST中嘉等超20股漲停。其中ST曙光、*ST信通、*ST通脈、ST柯利達等均連續4日封板。
不過投資者要注意的是,部分基本面沒有實質性改善的ST股面臨退市風險。*ST吉藥今日報收0.71元,連續14日收盤價低于1元,根據相關規定,若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ST天創近期也連續6次發布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ST中嘉、*ST九有、*ST景峰等也于近日公告公司存在退市風險。